撰文:呂岳鴻醫師
Q:醫生,我的牙齒這邊黑黑的,那邊看起來也黃黃的,是不是蛀牙了?
A:
牙齒變色的原因很多,常見的原因像是蛀牙、飲食造成的染色、金屬填補物或假牙造成的染色、抽菸的菸垢與檳榔渣……等等,需要醫師經由口內檢查才能確認診斷,不是所有的變色都是蛀牙喔!
不同的原因也會對應不同的治療方式:
若診斷為蛀牙,就需要將蛀牙移除,並視窩洞的大小、深度決定復形方式。
若診斷為飲食造成的染色、或是結石、菸垢、檳榔垢,則可經由洗牙、噴砂、拋光等方式去除染色與結石。
若為金屬填補物或補綴物造成的染色,則不一定有健康上的疑慮,可以定期追蹤觀察就好。但是如果有美觀需求,也可以重新製作假牙及置換填補物。
Q:醫生,我的牙齒很敏感,常常會覺得酸酸的,是不是蛀牙了?
A:
就如同上面的變色問題一樣,造成牙齒敏感也有不同原因,包含蛀牙、牙齦萎縮造成牙根暴露、刷牙過大力造成的齒質磨耗、磨牙或咬力大造成的齒質磨耗、飲食習慣造成的酸蝕……等。需要醫師經由口內檢查才能確認診斷喔!
不同的原因也會對應不同的治療方式:
若診斷為蛀牙,就和上面說的一樣,需要將蛀牙移除,並視窩洞的大小、深度決定復形方式。
若是牙齦萎縮造成牙根暴露,則可能需要評估是否需要牙周治療,若牙齦健康穩定,可進行塗氟、去敏感劑或牙根表面的補牙以降低敏感,太過嚴重的牙齦萎縮甚至可能需要進行牙周手術來補回牙齦。
若為刷牙力道過大所造成的齒頸部齒質磨耗,與蛀牙一樣可進行填補。但同時也要注意降低刷牙力道,避免再度磨耗填補物。
若為磨牙或咬力較大造成的齒質磨耗,保守性治療可藉由填補物稍微覆蓋磨耗凹陷處,並配戴咬合板以減少齒質磨耗。如果是嚴重的磨牙患者,甚至可能需要提高全口咬合高度以重建穩定的咬合,並恢復牙齒型態,過程中可能需要搭配嵌體與牙冠的製作。
Q:醫生,我的口內有許多很久以前補的銀粉,需要挖掉重補嗎?
A:
如果口內檢查及X光片檢查能確認銀粉周圍沒有二次蛀牙,填補的型態也不會使得口內容易塞食物或是卡牙線,而且病人本身不會介意深色的填補物,那不需要挖掉重補,定期追蹤即可。
但是如果銀粉周圍已經有二次蛀牙,則就一定要將所有舊的填補物及蛀牙都移除,視窩洞延伸範圍決定要以填補或嵌體的方式修復。
如果銀粉周圍的齒質已經有裂痕,即便沒有蛀牙,也建議要將銀粉全部移除,確認裂痕的範圍及深度,以決定是否需要進行根管治療,以及是否需要以覆蓋式鑲嵌體或牙冠保護起來,避免裂痕繼續延伸造成齒質斷裂。
Q:醫生,我今天來洗牙才知道原來還有蛀牙,可不可以順便一起補起來?
A:
大部分的狀況是沒有辦法順便補起來的喔!因為洗牙的時候經常會伴隨著牙齦的出血,補牙材料的黏著最重要的就是乾燥的環境,而洗完牙後的牙齦出血就會破壞這個乾燥的環境。如果不先洗牙,直接補在牙垢上當然不行,但是洗完牙後在被血水汙染的環境下補牙,也會導致黏著失敗而容易脫落,甚至常常造成術後的敏感。
如果病人本身的牙周狀況比較不理想,可能在洗牙前就會有牙齦腫脹甚至蓋過蛀牙區的狀況,此時在好好洗牙跟確實的清潔之後才能降低牙周發炎,讓腫脹的牙齦有時間消腫,醫師才有視野可以明確掌握蛀牙的邊界,完成理想的蛀牙填補。